• <input id="mrhwt"></input>
  • <var id="mrhwt"><label id="mrhwt"></label></var>
  • <code id="mrhwt"><u id="mrhwt"></u></code>

    1. 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质量管理 » 质量管理综合 » 正文

      食品企业的卫生隔离,都包括哪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27  来源:食品质量管理公众号  作者:食品论坛网友 王中泰 分享  浏览次数:81
      核心提示:食品企业的卫生隔离,都包括哪些?
         食品卫生管理、食品安全管理重在预防。
       
        对于食品工厂而言,大多数污染的发生是由于不当的工厂和设备设计,以及工厂维护、改造或扩建期间不适当的施工方法造成的结果。卫生隔离设计为其中的关键。
       
        今天将从物料流动、人员流动、休息办公区域、环境控制四个方面给大家介绍下相关内容。
       
      一 、物料流动
       
        使污染最小化的最简单有效手段是采用单向流程设计。这样,下游产品不会接触加工过程中的上游材料,也不会迂回通过上游加工过程。
       
        1.原辅材料的接收与贮存的隔离
       
        原材料可能以不同的方式到达工厂,且需进行隔离。
       
        卡车或轨道车运送的含大量过敏原的材料、散装有机材料、液体散装物料:必须单独储存,最好使用专用设备处理。
       
        木质托盘装运的货物:接收时应将货物从木制托盘转移到塑料托盘。因为木托盘不能进行消毒,并且容易携带各种类型的携带物,可能污染食品辅料或成品。木托盘必须存放在隔离的存储区域以待退回。
       
        手工添加辅料:手工添加成分可以在加工的任何时候添加,需要单独存储,不与其他原材料或过程材料共享加工路径或设备。
       
        包装材料:应使用专用设备处理,并存放在指定的仓库。
       
        2.原辅材料从仓库到加工场所的隔离
       
        2.1批量接收到仓库
       
        从仓库到车间生产周转区(缓冲区、暂存区)
       
        从车间生产周转区(缓冲区、暂存区)到加工场所
       
        在整个过程应对所有原辅料进行验证,以消除产品中那些不可使用的辅料污染产品的可能性。验证可以消除与实际辅料本身相关的交叉污染,如过敏原偶然进入无过敏原的产品。
       
        2.2加工过程的隔离
       
        工厂加工过程的原辅材料应遵循从仓库到加工场所的单独路线。不同类型的原辅料必须分离,例如非过敏原与过敏原,非有机与有机等,以避免交叉污染。
       
        2.3设备布局与设计
       
        设备布局与降低污染至关重要。必须在设备周围和不同设备之间留有足够的间隙,以便进行清洁和拆卸维护。
       
        产品经生产设备(如烘干机、蒸煮机等)加工后存在生熟、干湿或冷热差异时,对于此类生产设备,应考虑设计成加工前后的物料“直通不交叉”操作,即加工前的物料入口和加工后的物料出口应处于相对方向,而不是常见的加工前的物料入口和加工后的物料出口处于同一端。“直通不交叉”的设计能够实现卫生隔离。卫生设计应注意事项:
       
        是否采用不锈钢材质并留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清洁?
       
        是否消除了容易滋生微生物的角落和缝隙?
       
        是否避免了在产品通过设备内部的路径中有突出部分?
       
        是否易于拆卸以便清洁?
       
        设备清洁后是否能够达到微生物污染限量水平?
       
        2.4生产线隔离
       
        生产线的清洁是必须的。通常采用冲洗或吹扫程序操作,但这项活动很可能影响到邻近区域。这个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是生产线本身的隔离。
       
        在生产线之间设置墙或其他污染物不可渗透的物理屏障。这样,可将一条线路从生产过程中隔离,用于维护、卫生,甚至移除和替换,而不影响设施中的相邻区域。这也将使过敏原和非过敏原产品线彼此相邻运行。
       
        2.5维护工具和设备的分类存储
       
        工具可能成为污染传播的载体。维修区、原料区、加工区、包装区,应考虑以下领域工具使用的隔离设计:
       
        必要时,应考虑配套维护工具和设备的消毒设施。
       
        2.6化学隔离
       
        化学品储存区经常被忽视。
       
        设施中使用的化学品应按使用地区分类,并应控制这些化学品的使用。
       
      二、人员流动
       
        工厂人员是移动的,并且可以成为过程之间的污染的传播者。人员使用的工具也可成为污染物的运输载体。人员的移动,例如在休息室中,可能使污染源从一个工人传播至另一名工人。为防止人员和他们用于执行任务的工具和设备受到意外的污染,需要进行卫生隔离。
       
        人员流动性可能是交叉污染的主要来源,工厂的设计和操作程序应按员工责任区域和相关的福利区进行隔离。
       
        可以采用:彩色编码工作服、工作服配上可识别的标志、维护人员隔离措施等方式进行人员隔离
       
        如何让维护人员不接触某些特定地区?控制服装和鞋类是最好的解决方案。如果设定某些特定区域(如:原辅料区、加工区、包装区、仓储区)穿着的鞋子和衣服只能限制于本区域,当维修人员更换区域时,需要更换相应区域的专用衣服和鞋类。
       
      三、休息办公区域
       
        工厂的休息办公区包括:更衣室、洗手间、休息室和办公室。
       
        为了避免工厂区域的交叉污染,原辅料接收区、加工区、包装区、维护区、仓储区,需要时可配备专门的休息办公区域。
       
        休息办公区如更衣室、休息室等不应直接通向产品加工区。需要将这些区域与设施的操作区域隔离开来。
       
      四、环境控制
       
        环境控制会影响生产车间的气流、温度和湿度,如果设计不当,气流可能携带污染物流通整个车间。
       
        1.空气处理系统
       
        对于需要环境致病菌控制的区域,如原辅料接收区至加工区、包装区、维护区、仓储区,应考虑独立的空气处理系统。
       
        机械通风系统的进气口不得临近加工区的排气口位置,避免排出的污染物经由进气口再进入车间。
       
        对于需要环境致病菌控制的清洁区(如即食产品的冷却、加工、包装区),应考虑设计为正压,并且进入的外部空气应经过适当的高效空气过滤器(需要定期更换过滤介质),使得相邻区域的污染物渗透最小化。
       
        福利区域应设计为负压。当门打开时,这些区域中的污染物不会扩散出去,并且排气扇应远离加工区域的任何进气口。
       
        2.水及废水
       
        水是食品工厂中许多加工过程的基本配料,但如果水进入不属于它的地方,则可能成为污染物的滋生地,特别是当水从原辅料区域流向加
       
        3.工区和成品区
       
        地板的设计应能将水从加工区域带走并将其引向地下水道,不应有积水。保持工厂干燥的设计才安全。
       
        4.工厂周边区域
       
        工厂的地址不应邻近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炼油厂、垃圾场或任何其他可产生空气污染物的设施附近。
       
        设计应避免植被与工厂接触。树木和灌木应保持整洁,远离工厂。
       
        墙壁、地板和天花板上的所有开口都应密封,以防止污染物和害虫进入。
       
        室外灯可以吸引许多类型的昆虫,室外灯远离工厂建筑物。
       
        5.加工废物
       
        所有食品加工厂都会产生废物。工厂设计应考虑关于废物的安全处置问题,必须采用分离的路线来处理加工区的废物。这些路线应尽可能避免通过原料区、加工区或成品区。
       
      五、补充内容
       
        1.隔离的定义(GB 14881)
       
        2.5 分离
       
        通过在物品、设施、区域之间留有一定空间,而非通过设置物理阻断的方式进行隔离。
       
        2.6 分隔
       
        通过设置物理阻断如墙壁、卫生屏障、遮罩或独立房间等进行隔离
       
        2.GB 14881有关隔离的部分条款
       
        4.1.3 厂房和车间应根据产品特点、生产工艺、生产特性以及生产过程对清洁程度的要求合理划分作业 区,并采取有效分离或分隔。如:通常可划分为清洁作业区、准清洁作业区和一般作业区;或清洁作业区和一般作业区等。一般作业区应与其他作业区域分隔。
       
        3.BRC 第八版有关隔离的部分条款
       
        8.1.2 在高风险区是生产工厂的一部分的情况下,应在这些区域与工厂的其他部分之间设立实际的隔离屏障。隔离应将产品流、材料(包括包装)的性质、设备、人员、废料处置、气流、空气质量和公共设施的提供(包括排水管)考虑在内。转移点的位置不得消弱高风险区与工厂其他区域间的隔离。应制定操作规范,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产品污染的风险(如材料进货时进行消毒)。
       
        8.1.3在高关注区是生产工厂的一部分的情况下,应在这些区域与工厂的其他部分之间设立实际的隔离屏障。隔离应将产品流、材料(包括包装)的性质、设备、人员、废料处置、气流、空气质量和公共设施的提供(包括排水管)考虑在内。在未设立实际屏障的情况下,应对工厂交叉感染的潜在性进行成文的风险评估,而且应制定有效的、经验证的流程,以保护产品免受污染。
      编辑:foodqm

       
      分享:

      食品伙伴网质量服务部为您提供专业的SC咨询指导、企业标准备案、供应商审核、FDA注册咨询、ISO9001、ISO22000、HACCP、有机食品认证等服务。
      联系电话:0535-2122162
      电话/微信:13371382720,18905354660


      HACCP联盟

      食品质量管理
      [ 网刊订阅 ]  [ 质量管理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质量管理
      点击排行
      收缩

      QQ在线咨询

      您好!食品伙伴网质量服务平台为您提供SC咨询、体系咨询等服务,有需求请直接联系我!
      手机:18905354660

       
       
      Processed in 0.019 second(s), 13 queries, Memory 0.98 M
      护士巨好爽
    2. <input id="mrhwt"></input>
    3. <var id="mrhwt"><label id="mrhwt"></label></var>
    4. <code id="mrhwt"><u id="mrhwt"></u></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