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mrhwt"></input>
  • <var id="mrhwt"><label id="mrhwt"></label></var>
  • <code id="mrhwt"><u id="mrhwt"></u></code>

    1. 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质量管理 » GAP认证 » 正文

      良好农业规范(GAP)质量管理手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1-20  来源:食农认证联盟公众号  作者:食品论坛网友 zlaley0301 分享  浏览次数:172
      核心提示:良好农业规范(GAP)质量管理手册
      1、质量管理体系总要求
       
        公司农场/农场业主按照GB/T20014-2005标准要求与公司实际情况,制订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并加以实施和保持,以实现持续改进。
       
        公司农场/农场业主按照GB/T20014-2005标准的要求,对过程进行管理,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并实现农场/农场业主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对过程实施管理的方法是:
       
        (a)识别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要的过程,本质量管理具体体系过程包括:管理活动、资源提供和改进的全过程;
       
        (b)确定过程顺序和接口关系;
       
        (c)确定有效控制过程所需的准则和方法;
       
        (d)明确所需的资源和信息;
       
        (e)对过程进行监视、测量和分析;
       
        (f)采取必要改进措施,确保过程结果并实现改进;
       
        (g)公司没有外包的过程。
       
        1.1 合法
       
        公司农场/农场业主有合同证明是一个合法的实体。
       
        1.2组织机构
       
        公司农场/农场业主组织机构形成文件,并规定了组织的相互关系。(组织机构图见附件)
       
        1.3合同
       
        1.3.1农场/农场业主名称;
       
        1.3.2联系地址;
       
        1.3.3农场具体位置;
       
        1.3.4遵守良好农业规范规定要求的承诺;
       
        1.3.5同意遵守组织的文件化程序、方针、规定和技术性要求;
       
        1.3.6罚则
       
        1.4农场业主注册
       
        所有的农场/农场业主、所有使用模块的场所均应注册。注册的内容包括下列信息:
       
        1.4.1农场/农场业主及模块场所的名称;
       
        1.4.2联系地址;
       
        1.4.3各农场及其场所具体位置;
       
        1.4.4认证的产品(种源/亚种)及其生长/生产的场所;
       
        1.4.5每一种认证的产品的生产面积;
       
        1.4.6内部审核日期;
       
        1.4.7良好农业操作规范运行的现行状况;
       
      2、组织和管理
       
        2.1 结构
       
        公司应有自己的管理机构和充分适宜的培训资源,从而使注册的农场能有效确保满足良好农业规范的要求。农场业主的组织机构以书面文件予以规定,且应包含以下内容:
       
        2.1.1管理者代表
       
        2.1.2内部检查为公司质检部及监测中心人员
       
        2.1.3农业技术人员为公司基地部植保员
       
        2.1.4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人员为公司质检部
       
        2.2职责和义务
       
        所有涉及质量管理体系人员的职责和义务应加以规定并形成文件,并且应指定一名经验丰富、资历深厚的管理者代表全面负责该体系。职责如下:
       
        2.2.1总经理
       
        1)负责良好农业规范管理体系所需方针目标的制定,任命管理者代表,确定组织机构并进行职能分配,为体系运行配备资源;
       
        2)对良好农业规范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主持评价;
       
        3)负责因管理体系运行缺陷所带来后果。
       
        2.2.2副总经理
       
        1)协助总经理对本公司基地实施全面管理。
       
        2)根据产品订单组织制定基地发展计划,确保基地原料供应。
       
        3)组织对基地的考察选择,确定公司基地。
       
        4)组织对公司基地进行登记备案。
       
        5)委派管理基地植保员,加强基地大田管理,确保基地蔬菜安全生长。
       
        6)负责审批产品的原料采购计划及供方评定。
       
        7)负责制定完善基地管理制度,组织实施基地管理体系,确保公司产品原料质量。
       
        8)组织在收获前对基地原料进行农残检测,确定收购范围。
       
        9)负责基地原料的采购管理,确保基地原料的收购加工。
       
        10)负责办理合同变更和供方违反合同事宜的处理,组织不合格品的复验、退货、索赔工作。
       
        2.2.3质检科长
       
        1)协助对基地进行考察,确认基地土壤、水质是否符合出口果蔬菜种植要求。
       
        2)负责对基地采购的物资进行进行货检验或或验证,确保基地物资的有效成份和安全性。
       
        3)负责对基地农残监控的抽样检测。
       
        4)负责组织对检测有关人员的培训,确保检测质量。
       
        5)负责按照检验流程对基地收获3-5天前原料、进厂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农残检测。
       
        6)负责组织对各类检测结果的数据分析,及时汇总上报。
       
        7)负责组织对基地原料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
       
        8)及时根据加工需求调整基地农残检测程序。
       
        2.2.4基地科长
       
        1)负责基地的全面管理,与农场/农场业主签订合同,并实施合同的管理;
       
        2)组织良好农业规范的具体实施;
       
        3)负责基地选择、标识和地界管理,协助农场/农场业主改善环境;
       
        4)负责组织控制点的内部检查,并组织做出评价结论;
       
        5)组织相关基地的化验、测试等工作,反馈基地的相关信息。
       
        2.2.5供应(收购)科长
       
        1)协助货源部经理对本公司原料的供应实行全面管理。
       
        2)负责按车间原料申请单制定进货计划。
       
        3)组织对基地原料在收获前3-5天扦样检测农残,确定收购基地。
       
        4)负责组织产品外购原料的采购供应。
       
        5)负责组织对采购原料的标识工作,确保不同基地原料的区别,保证追溯系统的顺利进行。
       
        6)负责办理不合格原料的退货工作。
       
        7)负责制定原料收购管理办法,监督收购人员执行。
       
        2.2.6植保科
       
        1)做好基地考察记录,负责对基地土壤、水质进行采样。
       
        2)协议制定基地种植计划,包括种植作物、种植日期、预计收获期等,做好基地原料产量的估算。
       
        3)根据基地调查情况、作物生长特点及病虫害发生规律提前制定农残监控计划。
       
        4)负责基地指导日常田间管理,做好田间管理记录。
       
        5)负责基地的日常巡查监管管理,做好基地病虫害的预防预报,并根据病虫害实际情况开具用药处方,做好所有农药种类、数量的采购计划,填写采购计划表。
       
        6)负责基地农药的配置工作,严格配比浓度、允许使用剂量,确保安全间隔期使用,并填写农药使用记录。
       
        7)负责基地剩余农药回收工作,对剩余农药重新入库保管,对农药空瓶回收确认。
       
        8)监督基地农残监控计划执行情况,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有效调整。
       
        9)负责基地原料的产量估算和监督基地原料收获,确保原料来自于基地。
       
        2.2.7农场/农场业主
       
        1)负责按公司要求组织好农场的种植和管理,做好规定的农事活动的记录;
       
        2)认真执行良好农业规范,履行合同的约定条款,确保蔬菜质量;
       
        3)主动配合公司的内部检查,对发现的不符合积极采取纠正措施;
       
        4)对违反相关约束条款的行为负责并承担相应的经济处罚。
       
        2.2.8管理者代表
       
        1)负责良好农业规范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保持;
       
        2)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和任何改进的需求;
       
        3)确保在整个组织内遵从良好农业规范和提高蔬菜质量重要性的意识;
       
        4)负责与良好农业规范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事宜的外部联络。
       
      3、人员的能力和培训
       
        3.1农场业主应确保对相关负责的人员得到充分培训且满足规定的能力要求。
       
        3.2主要人员的能力、培训、资历应在文件中加以规定,且应满足在本规则中规定的能力要求。
       
        3.3主要人员资历即培训记录应作为证明材料予以保存。
       
        3.4内部检查员应有一个培训和评价的过程。
       
        3.5制定文件控制程序,确保人员及时了解良好农业规范的版本更新和法律法规的变更情况。
       
      4、质量手册
       
        4.1与良好农业规范相关的操作和质量管理体系应形成文件,并包含在质量手册中。
       
        4.2方针和程序应充分表明农场业主对良好农业规范的要求得到控制。
       
        4.3注册成员及其主要员工应确保能获得相关方针和程序。
       
        4.4定期评审质量手册内容,以确保持续符合良好农业规范、本规则和公司的要求。
       
      5、文件控制
       
        5.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应充分控制所有质量体系程序文件,包括:
       
        5.1.1质量手册
       
        5.1.2程序文件
       
        5.1.3作业指导书
       
        5.1.4记录表格
       
        5.1.5外来文件,如良好农业规范综合农业保证相关技术规范。
       
        5.2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控制要求
       
        5.2.1建立文件控制程序,并形成文件。
       
        5.2.2所有文件在发布及分发前应经经理或管理者代表的同意和审批。
       
        5.2.3所有受控文件应用分发号、发行日期/审批日期及编码的形式予以识别和控制。
       
        5.2.4文件的任何更改应在分发前得到授权人的审批。如有可能,文件更改的原因及性质应被识别。
       
        5.2.5确保各部门得到现行有效版本的受控文件。
       
        5.2.6应在文件控制程序中对文件的审查、新文件的发行和作废文件的销毁做出规定。
       
      6、记录
       
        6.1农场业主应保持记录以证实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控制并满足良好农业规范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
       
        6.2质量管理体系的记录应至少保持2年。
       
        6.3记录应真实、清晰,存放在适当的场所且易于检索。
       
        6.4记录在检查期间应保持有效且具有可追溯性。
       
      7、抱怨的处理
       
        7.1公司应建立和保持有效处理客户抱怨的程序。
       
        7.2应建立并保持形成文件的程序,对抱怨的接受、登记、确认、调查、跟踪、反馈做出规定。
       
        7.3应在客户要求时间向其提供抱怨的处理程序。
       
        7.4抱怨处理程序应涵盖对公司的抱怨,并适用于对农场业主和农场的抱怨。
       
      8、内部审核/检查
       
        建立并保持内部审核/检查程序,以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符合性并按良好农业规范相关技术规范对公司或农场/农场业主实施检查。
       
        8.1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
       
        8.1.1每12个月至少进行一次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8.1.2内部检查员应经过适当的培训,且独立于被审核的部门、区域。
       
        8.1.3内部审核计划、审核发现、纠正措施及其跟踪验证记录均应保持且易于查找。
       
        8.2农场/农场业主检查
       
        8.2.1每一个注册农场/农场业主每12个月至少进行一次针对良好农业规范综合相关技术规范的检查,该检查包括申请等级内(该等级及其以下)的全部控制点。
       
        8.2.2应对检查报告和农场/农场业主的状况进行验证。
       
        8.2.3新成员在正式加入农场业主组织前应进行内部检查。
       
        8.2.4应保持原始检查报告和记录,并确保在检查需要时随时提供。
       
        8.2.5检查报告将包括以下信息:
       
        8.2.5.1公司名称
       
        8.2.5.2受审核方(注册成员)签字;
       
        8.2.5.3日期;
       
        8.2.5.4检查员;
       
        8.2.5.5认证的产品;
       
        8.2.5.6针对控制点的评价结果;
       
        8.2.5.7不符合项描述;
       
        8.2.5.8良好农业规范运行状态;
       
        8.3内部检查员要求
       
        8.3.1内部检查员应具备国家承认的相应专业的中等专业学校以上(含中等专业学校)学历或同等学历。内部检查员需具有至少3年与农业的相关的工作经历。
       
        8.3.2内部检查员能够在内部检查过程中对被检查方与良好农业规范相关技术规范的符合性作出独立评价,检查员不能检查自己的工作。
       
        8.4不符合和纠正措施
       
        8.4.1建立并保持处理不符合及纠正措施的程序。不符合来源于内部检查、外部审核/检查、消费者抱怨或质量体系的缺陷。
       
        8.4.2建立不符合控制程序,以识别和评价质量体系及运行中出现的不符合。
       
        8.4.3应对不符合项的纠正措施进行评价,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纠正措施。
       
        8.4.4应明确实施和完成纠正措施的职责。
       
      9、产品的可追溯性和区分
       
        9.1符合良好农业规范综合保证标准的产品及其销售应具有可追溯性,并用防止与非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的产品混淆的方式进行处置。
       
        9.2建立编码规则对认证产品进行有效标识并确保所有产品是可追溯的,包括对所有适用的综合农场保证模块场所的符合/不符合;应对认证产品的产量进行计算,以表明其符合性。
       
        9.3建立追溯程序及流程图,保证果蔬类认证产品经过采摘、贮藏、运输及可追溯性。
       
        9.4建立有效追溯程序以降低已认证的产品与未认证产品发生标志误用或产品混淆的风险。
       
        9.5支持性文件
       
        产品追溯系统管理程序。
       
        产品追溯系统流程图。
       
      10、罚则
       
        10.1公司应建立实施与农场/农场业主进行制裁的制度,该制度应符合本规则的相应要求。
       
        10.2与农场/农场业主签订的合同中应规定制裁的程序,包括告诫、暂停、撤销的规定条件。
       
        10.3公司建立信息快速的反馈机制,以便能够立即将对注册农场/农场业主的暂停或撤销告知认证机构。
       
        10.4应保持所有的制裁记录,包括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11、认证产品的召回
       
        11.1建立产品召回程序,以有效管理对认证产品的召回。
       
        11.2明确导致召回的事件类别、负责决定认证产品召回的负责人、通知客户和认证机构的机制以及处理库存的方法。
       
        11.3产品召回程序应具有可操作性。
       
        11.4每年应以恰当的方式对程序进行至少一次验证以确保其有效性。应保持验证记录。
       
      12、认证标志的使用
       
        12.1公司应证明认证标志的使用有效控制,且符合良好农业规范相关技术规范、本规范和认证机构的要求。
       
        12.2建立认证标志规范使用程序,对使用认证标志加以规定。该程序应包括良好农业规范相关技术规范、本规则和认证机构的要求。
       
        12.3对认证标志的使用加以控制,并保存使用该标志的获证产品、认证证书持有人以及商号的记录。
       
      13、分包方
       
        公司无分包方。
      编辑:foodqm

       
      分享:

      食品伙伴网质量服务部为您提供专业的SC咨询指导、企业标准备案、供应商审核、FDA注册咨询、ISO9001、ISO22000、HACCP、有机食品认证等服务。
      联系电话:0535-2122162
      电话/微信:13371382720,18905354660


      HACCP联盟

      食品质量管理
      关键词: 管理制度 体系文件
      [ 网刊订阅 ]  [ 质量管理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质量管理
      点击排行
      收缩

      QQ在线咨询

      您好!食品伙伴网质量服务平台为您提供SC咨询、体系咨询等服务,有需求请直接联系我!
      手机:18905354660

       
       
      Processed in 0.020 second(s), 14 queries, Memory 0.98 M
      护士巨好爽
    2. <input id="mrhwt"></input>
    3. <var id="mrhwt"><label id="mrhwt"></label></var>
    4. <code id="mrhwt"><u id="mrhwt"></u></code>